致电 : +86-10-57970922

 

  • 2020-12-28 19:05:43

有为教育装备工作室主任、教育装备委员会专家后有为


12月18-20日,为期3天的SmartShow 2020第七届国际智慧教育展览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盛大启幕,这场被业内誉为国内教育信息化产业一年一度的年终收官盛会,让业内上下游均广泛参与其中。《校长开讲》亲临展会,并对有为教育装备工作室主任、教育部教育装备专家委员会专家后有为校长,在新闻中心的SmartShow 开放麦进行了深度访谈。
 
以下是访谈实录,以飨各位。



有为教育装备工作室主任、教育部教育装备专家委员会专家后有为校长,对话校长开讲
 
校长开讲:随着教育信息化2.0时代启动,在这样的情况下,如何构建“以校为本、基于课堂,应用驱动、注重创新、精准测评,全面促进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融合的创新发展”,对这个问题说一下您的想法,是怎样创新的呢?
 
后有为:首先,我觉得您这个问题问的非常有水平。什么叫有水平?有水平就是你的问题已经成了你的答案。只是这个答案需要解读。你问的是如何全面促进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融合的创新发展,但前提是基于『以校本为、基于课堂,应用驱动、注重创新、精准测评』的融合。我的理解是,融合首先是一个问题,喊了这么多年其实几乎还没有融合,更谈不上深度融合。如果融合了,面对现阶段的教育,融合了就一定能创新发展。反之,如果不能创新发展,那就是没有融合或没有融合好。你的问题的答案是什么呢?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创新发展,其方法与路径就是以校本为、基于课堂,应用驱动、注重创新、精准测评。而如果真正做到了以校本为、基于课堂,应用驱动、注重创新、精准测评,必然是创新发展的。这有点绕口令,但值得我们来细细说说。
 
我们先从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说起,这是『教育信息化2.0行动计划和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.0的意见』双2.0的主体与核心。这个信息素养基于什么,有哪些内涵?虽然,文件上有具体的内涵说明或是定义,但我还是觉得你的问题,已经给了一个很好的和我理解的定位。以校为本、基于课堂、应用驱动、注重创新、精准测评,这其实就是学校信息素养和教师信息素养的底层与深层的内涵。如果学校和教师都做到了『以校本为、基于课堂,应用驱动、注重创新、精准测评』,那么,融合也好、创新也好,都不是问题。反过来说,学校信息素养和教师信息素养,只有基于这些来看才有价值,才是信息技术应用推进和教育信息化的本质。遗憾的是,我们并没有完全和优质的做到。
 
如何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创新发展。为了回答这个问题,我应该把你的问题中的几个定语,跟你好好的探讨一下。
 
第一个是“以校为本”。这个词语好说,但什么是以校为本,其内涵却难得有人说清。什么是以校为本呢?首先要来说说学校是干什么的。学校教育的本质和学校教育教学的主体内涵,是依据教育方针全面实施国家课程。国家课程是我们学校实施教育教学的根本和基础。如果说以校为本,那么,首先就是以国家课程实施为本。其次,学校要以学生为本,也要以教师为本。学校最重要的功能或内涵,是要能推动老师和学生共同的发展。无论是实施国家课程,还是推动师生发展,这两个学校之本,都需要和只能通过课堂教学来实施和实现,只能通过学校的教育教学组织管理,立足课堂教学的实践,实现这两个学校之本。以校为本就是以国家课程实施为本,以师生的共同发展为本。
 
那么,怎样才算实现或实施学校的这两个本呢?在学校教育教学组织管理上,有两个最最基本的原则和要求,必须得到再次澄清和深度理解:
 
第一个原则是遵循教育规律。所谓遵循教育规律,就要遵循学生成长的发展特性和课程属性,即尊重和遵循学生基于人的成长特性和基于学科的属性。因为不同的学科,其属性不一样。因而,它的教育教学方法及其所需要的教育技术是不一样的。这就导致所谓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,也是有学科属性的。
 
第二个原则是尊重教师和学生。所谓尊重师生,即学校教育教学的目标应该是推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。对于教师是终身教育,对于学生是学校教育,这二者是学校为本的第二个方面。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、在课堂教学里面,我们一定要有一个目标和原则,就是要促进和实现『教学相长』。教育教学改革也好、创新也好,如果不能推动教学相长,改革与创新都必将是口号而已。或者说没有实现以学校为本。
 
第二个是“基于课堂”。课堂是我们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和学校生存与发展的主要形态。它其实也是以学校为本的核心。

这个课堂,我们要给它重新定义,课堂不是有一个空间,不是说有一个教室就是课堂,也不是说有一个教师在上课,就是成了课堂。我对课堂有一个理解。课堂要有教育教学灵魂,要有生成性的过程。我给课堂下了一个全新的定义,即“课堂是在规定的时间区域内和在特定的空间内,遵循教育规律,运用教育技术,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科教材,在教师主导下,实施教育教学并能促进教学相长的过程与形态”。在这个定义内,有几个关键的内容,一是遵循教育规律,包括遵循学生成长的规律和学科属性的认知规律;二是运用教育技术,即选择适合的、适当的和适用的技术;三是课程内容、教学策略和教育技术的深度融合和相互作用,能推动教学相长实现。在课堂里,运用教育技术只是一种策略与方法,是承载教学过程和推动教育教学目标实现。运用教育技术很重要,但前提是遵循教育规律、适合适用课程内容与师生。课堂教学的结果,是实现教学相长,即教师与学生都要能得到发展和进步,哪怕是一点点进步。如果只有学生的进步,而教师没有成长,这样的课堂也是失败课堂或不成功的课堂。
 
至于当下一讲到信息技术,就经常把『互动』二字放在第一位。其实这种基于技术的技术互动,并不是课堂里最核心和最重要的。课堂里的互动有形式的、内容的的和情感的等多种互动。当下最热闹的和适合疫情防控时代的是远程在线互动。
 
课堂里运用新的技术,是信息技术时代的主旋律。一讲到课堂,必谈技术应用。但在技术应用中,我们有一个弊端,往往把信息技术看的过重。一块屏、一台电脑、数字资源,这些信息技术的内容,的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。但是,它们不是全部和核心。我们必须在课堂里面,把握好二个目标及其之间的关系。一个就是应用信息技术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,第二个是信息技术应用要融合在课堂里和学科教学过程中,能推动教学相长的课堂教学目标实现。那么,如何做到这一点,比如物理、化学学科,一定要做实验,不做实验的物理、化学课堂,就不是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课堂。大部分的体育课,要到体育馆运动场去上,才是体育课堂。
 
第三个是“应用驱动”。应用驱动,几乎是所有文件和专家语言里的主题词。但是,首先要明确,什么是应用,在哪个地方应用,拿什么东西应用,怎么应用。技术是一个应用的方式方法要素或载体,不是应用本身。技术应用,不能脱离学科的特性,更不能违反学生成长的特性。举个例子来说,理、化、生等学科教学与虚拟技术的关系。虚拟技术本身没有对与不对、好与不好。作为一种信息技术,其本身应该是先进的技术,但如果应用不当,就不一定是好的技术,甚至是恶的技术。举例来说,初中物理、化学实验,虚拟技术的应用就要非常谨慎。比如初中化学一个关于灭火的实验,初中物理学科中的一个关于欧姆定律的实验,就需要动手去做,就不能用虚拟技术来代替。如果用虚拟技术来做这样简单和需要真实体验的实验,就违反了学科属性,就违反了学生认知的规律,就是违反了教育规律。应用驱动,要遵循教育规律的应用。
 
第四个是“注重创新”。创新已经成了时代之词,也滥到毫无新意。创新一词几乎成了标签到处贴,也几乎成了最没有内涵的词。关于创新,其实真没有必要如此高举。我认为创新就是进步、改进、提升、变革,并非有多少高大上。对于课堂教学来说,每节课有改进、每天有进步,在不同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有不同的、适合的和适用的技术应用,使课堂教学的效率效果更好,它就是创新。同一个课程内容在这个班是这样上,在另外一个班是那样上,因为学生素养和基础不一样,每一次上同一课程内容的课时,都有新的改进和更加适合学生,这就是创新,这也是因材施教。因材施教的本质就是创新。
 
创新不是什么高大上的事情,创新也不是瞎创新。如何理解创新呢?数学与物理的函数公式里,有变量也有常量,常量和变量通过运算法则关系构成一个函数。创新,如同数学与物理函数关系一样。学生的学习规律是常量,学科知识是一个常量,但教育技术是一个变量。运用技术改变我们教育教学的方法,并且是适合、适用学科课程内容和能遵循教育规律,能促进教学相长。这样理解创新,创新就是天天的事和常态的事,注重创新就成了日常命题。

创新与技术有必然关联,没有技术几乎很难创新。举个例子,我们做实验,传统实验是以人工测量为主。需要实验操作、记录数据、处理数据等。其中测量出的数据,一是每一个数据的获取是有难度的,二是数据的采集量很少,与现实的拟合度不高,数据之间的时间距离较大,连续性不够。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构比较单一,对外界发生的不确定因素难以感知。但是,如果此时应用信息技术于实验过程,如应用传感技术、数据软件、计算机等,帮助我们做实验就不一样了。同样是这个实验内容和实验过程,但是测量的方法、数据采集的技术,数据处理的方法与效率,通过技术的应用,提高了效率,提高了精准度,提升了实验过程的质量,这就是创新。事实上,注重创新的核心与动力之一,就是技术的科学应用。人类历史,就是一个创新的历程,而这个创新的历程中,几乎都是先进技术的应用为核心。比如今天造桥梁,桥梁的本质不变,但今天造桥梁的技术不一样了,因而使得造桥过程和桥本身,都充满了创新。
 
第五个是“精准测评”。精准测评,现在很时髦很吃香。这个词语有二个方面,一是精准,二是测评。先说测评,但测评有二个含义,一是测量,二是评价。要明白测量拿什么测,怎样测,谁测?评价也一样,谁评,如何评?以什么标准评?测评的对象应该有教师、有学生、有课堂,测评的方法有人工的、有技术的、有综合的等等。精准呢,精准是指测评的结果,还是指测评的方法。从整个词来说应该是测评的方法,但我们可能更需要测评的结果精准。当然,没有精准的测评方法,也可能就没有测评的精准结果。
 
我很想说说精准。精准肯定不完全是一个数字,也肯定不是一个结果。中共中央国务院发文件提出了四个评价的评价改革方案,建立了『过程性评价、增值性评价,综合性评价、结果性评价』的评价体系。面对四类评价,首先是要测,然后是要评。精准测评,我想肯定不是对数字的精准,而是对科学性、合理性、规范性的理解。比如一个孩子成长,什么是精准?遵循孩子本人的个性、天赋、基础,然后对它进行有效的测量,给他一个引导性的、合理性的和促进性的评价,这个可能就叫做精准测评。精准测评是一个方向性和综合性的画像,不是一个唯一的结果。精准测评,讲好讲,做其实很难。
 
所谓精准,我的理解就是方法与结果,都是围绕着如何科学的、合理的、规范的发现和引导学生。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和个性,有的孩子是偏艺术的,理科就是不行,有一些孩子数理化好,就是怕文科,精准测评就是帮助学生能找到自己的天赋和个性,然后引导学生增强天赋发展和个性成长。全面发展不是平均发展,不是一样发展,这是精准的内涵。天赋不一样,评价就不一样。因此, “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”里面含有两层意思:一个是培养学生成人,要符合这个社会的要求;第二个是成才,是学生个性化的成长,要有生存能力,竞争能力,要有为社会创造财富的能力。但这跟学生的天赋、个性有关系。每个孩子都不一样,评价也就不一样,评价是个性化的,这叫精准。
 
五个定语讲完了,讲到这个地方,咱们回过头来讲融合和创新发展,就是自然而然了。什么是融合,融合就是遵循教育规律的,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的功能与作用,去实施教育教学。什么创新发展呢,就在融合的过程中,能充分的以校为本、基于课堂、应用驱动、注重创新和精准测评的去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实施。
    
校长开讲:第二个问题是,如何构建在技术支持下解决课堂教学问题的教学模式?有没有落地的实施方案的比较好的例子,给我们介绍一下。
 
后有为:这个问题,讲的是解决教育问题的模式。我分三个层面来理解。
 
第一个问题:有没有模式?我教书教了二十多年,教学管理做了十几年。我总觉得一旦建立模式之后,就僵化了。教无定法,这是教育很重要的规律,也是教育教学的一种境界。用模式去教,教出来基本上是死的。
 
第二个问题,教育问题的解决模式。首先,要明确教育问题有哪些问题?有,才能解决。要搞清楚当下教育的问题是什么,现实过程中也不断有新问题出现。比如说社会的环境和孩子成长的环境,与以前不一样了。现在互联网时代,获取信息很容易,因此我们称今天的孩子是数字原居民,他知道了很多。又比如说,今天的校外培训机构非常多,各种培训机构夹杂着利益和误导,与学校教育形成了冲突,产生了新问题。因此,研究问题本身甚至比解决问题更重要。没有研究问题的本身,就解决不了问题。比如说,孩子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多了,独立见解多了,他看问题和我们以前的小时候不一样了。这个是问题本身。所以,解决这个问题就有了方法或模式。以前我们有一句话,给学生一杯水,老师要有一桶水,但今天正因为问题本身变了,如果今天还用这句话作为模式来回答,那就是,给学生一杯水,老师要有三桶水。为什么呢?原来的老师有权威,知识与信息只在老师那里。现在老师没有权威了,很多的信息学生可以自己知道。那么,如何有技巧有方法的引导他呢,以前通过教师的权威就可以压制他和影响他,今天不能压制了,也影响不了。需要的是引导和沟通,共同学习和相互成长。培训机构让孩子一有空闲时间就去培训,学生和家长都很累,这是一个新问题。新问题老师要不要考虑?学校已经布置了这么多作业,还要去培训机构,学生身心疲惫,老师怎么关心他?以前的老师根本不会考虑这个问题,今天的老师必须考虑这个问题。
 
第三个问题,问题找到了,但问题本身也不是全都是一样的。问题里面有共性的问题,有个性的问题,要建构解决教育问题的教育模式,需要分清楚共性问题是什么,个性问题是什么。共性问题是可以建构模式的,个性问题是没法用模式去解决的。比如学校教学大班额的问题,是共性问题,解决大班的问题,我们主要在提高整个课堂的效率上建立模式。因此,使用多媒体,通过教学多媒体大面积的呈现教学内容,通过教室音量的扩大和做好音响效果,让我们的孩子在课堂里都可以听的清楚,这是共性问题解决的模式。共性问题再譬如城乡差别、教师的结构性缺编问题。很多小学没有科学课程的老师,音乐老师也没有,怎么解决?教育部提出了三个课堂,三个课堂通过远程教育,通过名师、名校和优质数字资源,为那些没有音乐、美术、科学老师的学校,解决学科开齐开足课的问题,这是一个解决基本问题的教学模式。但是无法解决开好的问题。考试是一个共性问题和通用问题,考试应该讲究考试的技术和方法,因此,考试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应用建构一套命题、考试组织、阅卷的模式。如可以通过远程考试、网络阅卷等方式来解决。
 
一句话,教育的问题,如果是共性的问题,基本上可以寻找出一个解决问题模式。举个当下最普遍的最现实的也最典型的问题,也是整个教育体制的问题,是可能建构解决问题的模式的。近二年,党和国家提出要加强基础学科的教育教学,因为我们的人才培养不出来。任正非说最廉价的国防是教育,是在小学里完成的。任总是对的,但是小学里怎么完成?这个问题就要思考了。我们大量的小学缺少小学科学实验室、科学老师,不做实验这是共性问题,也是个性问题。这个教育问题怎么办?这个问题是可以建构解决问题的模式的。用传统实验加现代技术应用,通过以区县为单位的系统规划与设计,通过标准化的仪器配备和个性化的实验开展,推动校本课程和国家课程融合,形成一个以区县为单位的解决问题的模式,是完全可行的。
 
一般情况下,以一个学校来说,在学校教育教学里面,遇到更多的是个性问题,是学科性的教育教学个性问题,是不同老师教育教学的个性问题,是每一个学生发展的个性问题。因此,这些个性化的问题,很难建构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。如果非要给一个模式,那只能是形而上的模式,这就方法论,如因材施教,就是一个方法论。
 
我把话扯远了。回到课堂教学的问题上来,能否建构一个解决课堂教学问题的教学模式。答案是看课堂教学的什么问题。有些课堂教学的问题能建构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,有些不能。
 
你的问题,还有一个延伸性的问题,我止不住再讲几句,那就是关于信息素养的问题。因为信息素养的问题,涉及到课堂教学的问题。
 
当下双2.0工程,把教师的信息素养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。但我觉得信息素养最核心的或最低层的代码,不是信息技术应用能力,而是教师的人文素养和学科素养。其次,才是技术素养。如果我们作为教师的教育工作者人文素养太低,不懂得社会、不懂得人与自然的关系、对人与人的关系理解智慧不够,对文化缺乏比较好的理解力,就会产生很多问题,如果人文素养不行,批判性思维没有,分析问题判断问题的能力很欠缺,看到信息就根本没办法甄别,就不可能有信息素养。信息素养的第二个低层代码是学科素养。也即专业的素养和专业主义的精神,如果教师没有专业主义的精神和专业的素养,信息素养也是无根基的。举例来说,一个物理教师,他首先是物理老师,其次才是运用技术的教师。如果物理专业的素养不高,教书上课不做实验不通过实验过程教学,这样的物理教师连起码的学科素养都没有,还谈什么信息素养。什么样的先进技术都不可能成为他的实践能力和教育素养。因此,关于教师信息素养的问题,是可以建构一个解决信息素养的模式的。问题是我们要搞清楚问题所在。
 
 
扫码关注

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